快速发布求购| | | | | 加微群|
关注我们
本站客户服务

线上客服更便捷

仪表网官微

扫一扫关注我们

|
客户端
仪表APP

安卓版

仪表手机版

手机访问更快捷

仪表小程序

更多流量 更易传播


您现在的位置:仪表网>电阻器>资讯列表>石墨烯研究新进展:可在金刚石上自组生长

石墨烯研究新进展:可在金刚石上自组生长

2016年10月27日 08:17:07 人气: 13559 来源: 中科院
  【仪表网 仪表上游】如何在绝缘衬底上形成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还是个难题。所以,不论是探索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还是寻找合适的生长石墨烯的基底材料,以便将石墨烯新奇的物理性质在室温下呈现出来,都是石墨烯基础研究与器件应用方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刚石是集众多优异性能于一身的绝缘材料,如果石墨烯能够制备在金刚石衬底上,相比于其他衬底材料,有利于在室温下呈现出石墨烯特殊的机械、导热、电学和光学等性能,是一种构筑石墨烯新奇功能器件的理想结构。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在金刚石表面直接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还很少报导。
  
  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微加工实验室研究员顾长志及李无瑕、李俊杰等人与量子科学模拟中心研究员徐力方、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徐靖和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张绳百合作,首先从材料设计入手,在理论上预言了金刚石(111)表面在B原子的诱导下可以实现金刚石结构向石墨烯结构的相转变,之后,实验验证了单晶金刚石(111)表面在B掺杂的条件下可以自组织形成高质量的石墨烯,并且层数可控。
  
  他们基于性原理的理论计算,模拟了不同硼掺杂浓度与位置对金刚石表面再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五层的掺硼直接导致了由金刚石到石墨的结构相变,金刚石(111)面的个双层完全sp2化,转变为单层石墨,并且完全脱离下面的结构。这样形成的单层石墨烯,层内的C-C键长为1.45埃,跟下面衬底的距离为3.30埃。这与石墨层内的键长1.42埃,以及石墨层间距3.35埃都非常接近,说明存在金刚石-石墨烯的相转变。这种结构相变是由于第五层掺入的硼原子增强了表面的再构效应所导致。之后,他们采用CVD方法,在高温高压(HPHT)金刚石单晶的(111)表面上,通过硼掺杂和生长参数的调控,实现了石墨烯的自组织生长,所制备的石墨烯具有高质量、低缺陷、大面积和高迁移率等特点。而且可以通过改变生长条件,在金刚石衬底上制备出从单层到双层及多层的石墨烯,很好地验证了理论预言。这种金刚石衬底上的石墨烯材料,兼顾了金刚石和石墨烯的众多优异物理特性,为研制新奇功能的石墨烯器件奠定了基础。
  
  (原标题:金刚石上石墨烯的自组织生长研究取得进展)
关键词: 石墨烯,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y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仪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仪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4、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联系本网。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571-87759942

加盟热线: 0571-87756399

媒体合作: 0571-87759945

投诉热线: 0571-87759942

关注我们
  • 下载仪表站APP

  • Ybzhan手机版

  • Ybzhan公众号

  • Ybzhan小程序